6月18日-22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以下简称“西三线”)江西段初步设计改线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现场审查会将在江西吉安和福州两地举行。本次会议将重点对西三线东段线路走向、隧道位置、河流穿跨越方案做更加合理的调整。来自中石油建设项目部、西气东输公司、福建管道运营管理处、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北京中地华安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的代表沿线实地踏勘并提出可行方案。
西三线是我国又一条新的能源通道工程,东段工程(吉安-福州)贯穿江西、福建中部,起于西二线江西吉安分输清管站,途径江西、福建两省,终于福建福州,总长度约800km。本次会议主要针对西三线江西吉安-福州段途径的隧道、景区、矿区、大型河流穿越等特殊地段,进行实地踏勘和工程难点专家会诊,最终根据多方提出的意见确定新一轮调整方案。由于东段地形复杂多变,管线施工难度巨大。其中吉安-漳州段长约500km,漳州-福州段长约300km。全线设11座输气站场和35座线路截断阀室。沿途河流大型穿越工程5处,累计穿越长度约4km;中型河流穿越30处;山体隧道52座,累计长度约55km。与会者以创新思维优化路线,突破以往重技术、施工轻生态的现象,把生态环保放在首位。位于莆田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南侧的新增白鹤尖1#、2#隧道,管线通过植被茂密且地势非常陡峭的山区,最大高差约200m,山高坡陡,管道翻山敷设施工难度大,并且对生态破坏严重。为降低施工难度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方案经过与仙游县旅游局和九鲤湖管委会沟通,设计管线经过九鲤湖风景区西侧非核心区,同时还与钟山乡政府沟通,验证了管线绕行西侧不会给城镇发展造成影响。经过科学优化路由,最终取消了三处施工难度极大且对生态造成破坏的隧道。
与会者还对晋江穿越优化对东溪及西溪(晋江)段线路及穿越位置进行了实地踏勘,南安市建设局新领导提出可研路由在南安西溪穿越处经过规划区,建议将泉州分输站位置进一步优化。初设方案调整了管线经过规划区的问题,同时改两穿(西溪、东溪)为一穿(晋江),穿越地层为微风化花岗岩。鉴于微风化花岗岩抗压强度和完整程度高,因此推荐采用钻爆隧道方案。这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这也是中地华安打造精细化样板工程,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具体实践。
相继优化线路的还有:福建长汀县牛岭风景区前后改线段方案采取避开风景区、增加5座短隧道穿越管线;郭车岭隧道贯通了本区域最大山岭-郭车岭,隧道长达两千多米,且隧道进口村镇密集,并且高速公路、龙赣铁路等对管道的干扰也很大。优化路线只增加两处各一公里左右的隧道,使管道绕行穿越较为荒凉的地段,节省工期和投资效益可观。同时,与会者优化线路建议避开龙岩煤炭集中开采区、江西省兴国县多金属矿普查区、当地乡镇发展规划区。并对本次晋江等改线幅度较大地段,开展环评、地灾、压矿评估工作。
九鲤湖风景保护区(至对面山脊已近)
中石油项目经理部陈总现场指导九鲤湖风景保护区路由优化
福州末站选址审查现场